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业观察

产业观察

互联网金融: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止痛片”

【发布日期:2015/1/19 0:00:00】  【来源:】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呈现一边独好的景象,其中中小微企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且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已有5558万家中小微企业,占GDP经济贡献已接近四分之一,总量超过12万亿元,规模呈逐年快速上升的趋势。2014年是我国依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部署深化体制改革的头一年,经济稳增长、提质保量将为深化体制改革保驾护航,至关重要。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整体宏观经济形式正处于高位下行的过渡阶段,挑战越发严峻。对部分中小微企业而言,被掩盖在高速成长时期下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特别是由于融资难造成的困局,已成为企业生存攸关的突出问题。国家一直积极致力于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问题,但以往的一些解决办法,如在财政上给予政策性扶持补贴,虽然能够救几家企业,但不可持续,治标不治本,往往效果不佳,问题依然反复出现。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这种自下而上、由民间企业发展壮大的融资模式,为缓解企业融资难独辟蹊径,逐渐成为既可为企业持续“输氧供血”稳增长,又能形成与金融实体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最优选择。

“焦虑”的中小微企业

——如何做到上策下通、顺畅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对于中小微企业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资金,资金能否跟上生产、跟上企业的发展是中小微企业生存的关键。历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都会出台诸多扶植中小微企业发展、改善融资环境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但是从政策的实际落地情况看,成效有限。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绝非偶然,且内外因素皆有:一方面,我国银行在商业化改制过程中,参照西方金融模式,形成的考核指标逐利性强、风险偏好明显,存在明显的“嫌贫爱富”、信贷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小微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综合竞争力上与大型企业有较大差距。竞争上的劣势,让很多中小微企业在资金短缺又借不到钱的同时,不得不转向民间借贷。据统计,我国约有三分之一的中小微企业有外债,但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借贷比例仅占11.9%,也就是说,大约有90%的中小微企业所筹集的资金来自其他渠道。这些问题也侧面映射在近些年我国民间借贷市场异常繁荣的现象上。

——中小微企业整合、经营、管理综合能力不强

我国中小微企业经营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其中以江浙、福广沿海等区域为代表,大多数是以家庭为组织、生产、经营单位。企业在发展成长过程中,专业人才短缺,资源整合能力弱,其问题表现在中小微企业主很难做到专注主业经营,做大做强,往往是哪里有快钱赚奔向哪里。例如,近些年我国煤炭、光伏、电解铝等行业的投资过剩,就有一部分是中小微企业放弃生产,转而跟风投资过度造成的,这非常不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

另外,从综合方面来看,中小微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不足,稍有风吹草动,就可能“火烧连营”。例如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后,随着外贸订单减少、国际反倾销制裁等原因,造成很多外向型中小微企业倒闭关门。又如,2009年,部分江浙地区中小微企业为了争取更多贷款,大量企业采取“联贷联保”模式,最终由于一家企业的倒闭引发了区域性连锁反应,引发整个江浙地区中小微企业的大范围恐慌。这些现象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互联网时代下,中小微企业经营模式转型的焦虑

当前,伴随着我国互联网经济冉冉升起,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深刻影响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经济大潮来袭,带来了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电商的崛起,很多中小微企业也纷纷面临转型的抉择。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有句话讲“不转型等死,转型怕转死”。因此,如何选择时机、选择更具适应性的转型路径,关乎本身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的生死存亡。

互联网金融是“良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给经济不断创造活力点,带来生力军。在近两年的几次工作会议中,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反复提到中小微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稳定的重要性,并指出要重点扶植中小微企业发展,从源头提升经济活力。他多次提及说明沿用老办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实际解决。

互联网金融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等结构性痼疾提供了良药。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业务蓬勃发展,其中以P2P、供应链金融、众筹、民营(网络)银行的兴起,让中小微企业看到了曙光。

首先,P2P网络小贷,通过互联网建立了低门槛、透明化、便捷的金融贷款服务,让资金提供方与需求方直接对接,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减少了借贷环节中一些不必要的“通道”和“过桥”,给急需资金的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有力支持。经过最近一年的快速发展,如今P2P参与主体不断多元化,发展速度及规模都有了大幅增长,P2P企业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扶植也不断加深,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带动了互联网巨头、大型科技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也纷纷入场、积极布局,参与互联网金融P2P借贷业务。这一方面拓宽了企业现有业务范围,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探索,大大提高了企业对金融投资的积极性,让更多中小微企业从中受益。据统计,目前红岭创投和陆金所两家P2P领军企业月交易额均已超过10亿元,上市企业中如“腾邦国际”、“熊猫烟花”将P2P作为对现有业务体系的补充,更是受到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

其次,供应链金融服务给中小微企业利用产业上下游协同资金发展壮大提供有效路径。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围绕产业链部署资金链,围绕资金链探求创新点,扶植中小微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如今,很多中小企业都已加入了京东、唯品会、聚美优品等互联网电商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在鲶鱼效应下,传统银行也纷纷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由此发端,更多样化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舞台上。

再次,通过众筹业务为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提供了更广阔的渠道。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利用互联网众筹平台,提前为新产品发布进行预热,并根据用户的反馈及时调整、改良。这也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低廉、可操作性较强的试错平台,避免了产品盲目投产后的不必要损失。

此外,民营(网络)银行给未来中小企业区域性融资开辟新渠道。互联网金融不断壮大自己的队伍,扩大着自己的版图。2014年7月银监会正式批准设立3家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和天津金城银行,三家民营银行都决心通过对金融服务对象的深耕,在充分了解客户的资信情况下,解决好区域性中小微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融资难问题。去年12月银监会正式批复腾讯微众银行成立。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民营(网络)银行的发展,将会为辅助中小微企业成长,开辟又一条值得实践、探索的道路。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时期形成的重要产物。对中小微企业的“治愈”,是一种既治标又治本的方式,其治本体现在它是长期的、可持续性的、不过多依靠外力的有益补充,相信未来互联网金融会在扶植中小微企业成长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信息产业网)

上一条:邬贺铨谈产业互联网
下一条:智能终端产业在等“风”来

通知公告

更多>>

网上办事

更多>>

扫一扫 关注微信公众号